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诸葛亮故宅铭

李兴〔魏晋〕

  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

  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

  盖神物应机,大器无方,通人靡滞,大德不常。故谷风发而驺虞啸,云雷升而潜鳞骧;挚解褐於三聘,尼得招而褰裳,管豹变於受命,贡感激以回庄,异徐生之摘宝,释卧龙於深藏,伟刘氏之倾盖,嘉吾子之周行。夫有知己之主,则有竭命之良,固所以三分我汉鼎,跨带我边荒,抗衡我北面,驰骋我魏疆者也。

  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异世通梦,恨不同生。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千井齐甃,又何秘要!

  昔在颠、夭,有名无迹,孰若吾侪,良筹妙画?臧文既没,以言见称,又未若子,言行并徵。夷吾反坫,乐毅不终,奚比於尔,明哲守冲。临终受寄,让过许由,负扆莅事,民言不流。刑中於郑,教美於鲁,蜀民知耻,河、渭安堵。匪皋则伊,宁彼管、晏,岂徒圣宣,慷慨屡叹!

  昔尔之隐,卜惟此宅,仁智所处,能无规廓。日居月诸,时殒其夕,谁能不殁,贵有遗格。惟子之勋,移风来世,咏歌馀典,懦夫将厉。

  遐哉邈矣,厥规卓矣,凡若吾子,难可究已。畴昔之乖,万里殊途;今我来思,觌尔故墟。汉高归魂於丰、沛,太公五世而反周,想罔两以仿佛,冀影响之有馀。魂而有灵,岂其识诸!

译文

  天子命我,在汉水北岸,听着鼙鼓之声去沉思,领略先哲之遗泽,登上隆山而望远,在诸葛丞相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凭轼而致敬。

  神异的事物随机应变,非凡的才能变化无穷,渊博的智者通达无惑,崇高的德行罕见不常。故而东风骤起,神兽咆哮,云雷升腾,潜龙出渊。伊尹解褐出仕于三使往聘,仲尼褰裳归鲁于季康之招,管仲显达于受命贤主,贡禹感激圣德而再次入仕。惊异于徐庶能识鉴珍宝,举荐卧龙于幽隐潜藏。叹奇于先主能坦诚倾心,赞识到您的宏伟之道。有了相知赏识的明主,就有尽心血而效死命的良臣。因此三分天下,跨带边荒,抗衡北方,驰骋魏疆。

  您是何等的英伟绝伦,您含纳了天地之灵气。您岂止是神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篇铭文的主旨是赞颂诸葛亮。作者称赞诸葛亮是“神物应机,大器无方”,是“通人”,有“大德”。文中把诸葛亮比作古圣先贤伊尹、孔子,又说他的德行操守强于乐毅、过于管仲,良筹妙画高于太颠、闳夭,谦谨礼让强于许由,扶幼君治国事比于周公。其中叙说诸葛亮辅佐刘备,抗衡曹魏,治理蜀国,教化效美;还褒奖他推演八阵,不囿于孙武吴起,制造木牛巧于鲁班,并歌颂其神弩之巧,造火井之功。又说诸葛亮的精神功勋,可以移风来世,使懦夫奋起,影响后代,威力无穷。全文极尽讴歌,充满对诸葛亮的尊敬、崇拜之情。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四首

陆云 陆云〔魏晋〕

我在三川阳,子居五湖阴。
山海一何旷,譬彼飞与沉。
目想清惠姿,耳存淑媚音。
独寐多远念,寤言抚空衿。
彼美同怀子,非尔谁为心? 

悠悠君行迈,茕茕妾独止。
山河安可逾?永隔路万里。
京室多妖冶,粲粲都人子。
雅步袅纤腰,巧笑发皓齿。
佳丽良可羡,衰贱焉足纪。
远蒙眷顾言,衔恩非望始。

翩翩飞蓬征,郁郁寒木荣。
游止固殊性,浮沉岂一情。
隆爱结在昔,信誓贯三灵。
秉心金石固,岂从时俗倾。
美目逝不顾,纤腰徒盈盈。
何用结中款,仰指北辰星。

浮海难为水,游林难为观。
容色贵及时,朝华忌日晏。
皎皎彼姝子,灼灼怀春粲。
西城善雅舞,总章饶清弹。
鸣簧发丹唇,朱弦绕素腕。
轻裾犹电挥,双袂如霞散。
华容溢藻幄,哀响入云汉。
知音世所希,非君谁能赞?
弃置北辰星,问此玄龙焕。
时暮勿复言,华落理必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时运·其二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潭 一作:泽)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人亦有言 一作:称心而言;称心易足 一作:人亦易足)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国志·刘琰传

陈寿 陈寿〔魏晋〕

  刘琰字威硕,鲁国人也。先主在豫州,辟为从事,以其宗姓,有风流,善谈论,厚亲待之,遂随从周旋,常为宾客。先主定益州,以琰为固陵太守。后主立,封都乡侯,班位每亚李严,为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迁车骑将军。然不豫国政,但领兵千馀,随丞相亮讽议而已。车服饮食,号为侈靡,侍婢数十,皆能为声乐,又悉教诵读鲁灵光殿赋。建兴十年,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琰与亮笺谢曰:“琰禀性空虚,本薄操行,加有酒荒之病,自先帝以来,纷纭之论,殆将倾覆。颇蒙明公本其一心在国,原其身中秽垢,扶持全济,致其禄位,以至今日。间者迷醉,言有违错,慈恩含忍,不致之于理,使得全完,保育性命。虽必克己责躬,改过投死,以誓神灵;无所用命,则靡寄颜。”於是亮遣琰还成都,官位如故。

  琰失志慌惚。十二年正月,琰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令特留胡氏,经月乃出。胡氏有美色,琰疑其与后主有私,呼五百挝胡,至於以履搏面,而后弃遣。胡具以告言琰,琰坐下狱。有司议曰:“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琰竟弃市。自是大臣妻母朝庆遂绝。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